Search


※ 2018.12.09 觀點—英國《觀者》雜誌 James Forsyth ※
  • Share this:


※ 2018.12.09 觀點—英國《觀者》雜誌 James Forsyth ※
《脫離歐盟草案》讓英國永遠不能退出歐盟

《里斯本條約》在 2007 年簽定的時候,第五十條的立訂被讚美為對英國疑歐派的讓步:歐盟第一次出現會員國可以合法退出的清楚條款。若英國不想再參與(金融、經濟、政治)不斷整合的歐盟?現在,退出的權利終於白紙黑字地寫在條文裡。

但是現在,英國首相,特瑞莎・梅與歐盟磋商一年多後,兩方同意擬定的《脫離歐盟草案》(Agreement on the withdrawal of the United Kingdom from the European Union,簡稱Withdrawal Agreement),最令人憂心的部分是,英國一旦接受了此方案,就必須無條件接受歐盟的法規與政策,不能修改,也沒有參與立法的權利。英國還不能單方自行退出所謂的「最後保證協定」(backstop)。

本來「最後保證協定」只適用於北愛爾蘭,也就是英國脫離歐盟後,不論是否談妥貿易協定、關稅協議,北愛與南邊的愛爾蘭「保證絕對不會」出現硬性的邊界,也就是隱形的邊界(invisible border),不成立海關、圍牆等等硬體的分界。

根據歐盟的看法,如此一來,英國與愛爾蘭的貿易往來,海關等等的檢查線,只能豎立在愛爾蘭海——這一點是北愛爾蘭的民主統一黨(DUP)堅決反對的。英首相也表示不能接受,因為這等於英國割讓北愛給歐盟。

所以,唐寧街只能向歐盟爭取,希望「最後保證協定」(backstop)的範圍必須擴及整個英國,意思是英國在脫離歐盟後,若無法談好貿易與關稅等安排,英國「最後保證」繼續與歐盟維持關稅同盟,英國將失去跟其他國家談判貿易協定的自由。另外,歐盟希望英國通過一連串的「競爭環境平等」條款,也就是英國不能使自己的市場與貨品比其他歐盟二十七國更有競爭力,意思是英國無法鬆綁歐盟的法規。

特瑞莎・梅表示,《脫離歐盟草案》有其優點,第一,它是暫時性的;第二,不必在愛爾蘭海設立海關。然而,一旦此草案通過實施,北愛爾蘭勢必會在法規上與英國疏遠,漸漸與歐盟接近。尤令人憂心的是,若北愛爾蘭對於布魯塞爾的法規不滿意,他們失去了立法權,必須向(鄰國愛爾蘭首府)都柏林請願,請都柏林的代表在歐盟議會裡面協調。

條件這樣不好的方案,為什麼會吸引唐寧街十號,這與特瑞莎・梅去年十二月所犯的錯誤有關。她當時希望歐盟宣布雙方會談已經有進展,可以進行下一階段,因此與歐盟簽署了聯合公報,其中包括種種有關於北愛邊界的安排。當時,她的團隊認為是一大勝利,向人民保證說,有關北愛邊界的安排不過是布魯塞爾的一貫障眼法,其條文可任憑詮釋。然而英國政府從未發表詮釋的法律條文,布魯塞爾卻發表了,因此決定了後來談判的條件。

因為已經為北愛爾蘭問題上挖了一個大洞,特瑞莎・梅只能繼續挖洞,直到洞大到可以包含整個英國為止。

如果英國與歐盟都通過、批准了《脫離歐盟草案》,英國在 2019 年 3 月就會離開歐盟,而一直到 2020 年 12 月為止,是所謂的過渡期,假如在這段時間,雙方不能談好種種貿易協定、關稅安排等等,英國就必須進入「最後保證協定」。

英國不但必須把「最後保證協定」變成英國的國內法——如同英國 1972 年通過的《歐洲經濟共同體法案》。而且英國未來對歐盟的義務綿綿無盡,無法自行宣布退出「最後保障協定」,必須指望「英歐共同審查機制」(joint review mechanism)大發慈悲,允許英國脫離此一協定。換言之,英國必須要獲得另一機構(很有可能是歐盟所主導)的允許,才能祭出里斯本第五十條。

特瑞莎・梅曾經說,如果跟歐盟不能談出好的脫歐協議,不如沒有協議。因為英國已經祭出了里斯本第五十條,亦即英國明年三月即可自行脫離歐盟,遵循國際世貿組織 WTO 的規定,英國可自行決定自己的經濟政策,自由與其他國家談判貿易條件。這是不拖泥帶水、乾乾淨淨地與歐盟切斷關係。

問題在於特瑞莎・梅的政府沒有做好準備,若英國在沒有協議的情況下脫離歐盟,英國與歐盟的貿易路線、港口交通等等可能都會面臨嚴重打結與混亂的場面,對於英國經濟造成重大的打擊。因此,英國下議院的多數議員反對此種做法。

前任首相卡梅隆在 2016 年 2 月把他跟歐盟的交涉結果向內閣報告時,國內討論的焦點之一,即在主權問題上。有人認為英國可以舉行公投決定脫離歐盟與否,即是英國在歐盟裡還是保有主權的象徵。也就是假如你可以離開一個組織,意謂著你還是有自主的權力。

但如果英國脫歐脫了半天,卻搞成在名義上脫離歐盟,實質上卻永遠受制於歐盟,無疑會在英國內部造成長遠的政治負作用。其影響不是一時,將是百年。

現在,特瑞莎・梅已經把《脫離歐盟草案》交由國會辯論,將在下週二進行表決。目前不論左派、右派,絕大多數的國會議員都表示反對。假如《脫離歐盟草案》不能通過,英國即將進入未知的政治領域,特瑞莎・梅是否還能保住首相的烏紗帽?保守黨是否可以產生另外的領導人,與歐盟談出更好的條件?還是反對黨工黨將提出不信任案,迫使政府再舉行第二次公投?英國前途未定,正處在一個危險的地方。

https://www.spectator.co.uk/…/brexit-is-served-and-neither…/
https://www.spectator.co.uk/…/mays-brexit-deal-the-legal-v…/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觀念不只是認同表態,也是價值的確立,理性分析的抉擇:透過資訊瞭解世界,我們追尋觀念的理路,試圖描繪知性的座標。
View all posts